大年初六要送穷鬼,有哪些特殊由来?
到了大年初六,这也意味着春节假期到了最后一天了,初七大家都要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工作。
在初六这天,习俗也非常的多,比如要送穷鬼。
大年初六送穷鬼的由来,相传是穷神是姜子牙的妻子,为了防止春节期间穷鬼进家,门上挂红挂笺可以防穷鬼。
正月初六“送穷”也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意思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又称“穷子”。
传说,汉族民间传说,穷鬼是古代帝王的颛顼的儿子。
他体弱多病,性欲很强,穿着破烂的衣服,喝着稀饭。
甚至把新衣服给他,他也撕破了,或者在穿之前用火把洞口烧了,所以,人们都叫他“穷子”。
一月份的一天,穷子死了,宫人将他理葬,并说:“今天就把穷子送去。
”从此,穷子就成了人人都怕的穷鬼。
根据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唐代汉族民间便开始流行送“穷鬼”,但只有“鬼”而没有“神”。
明、清以后,才把“穷神”尊为“穷神”。
究竟是神还是鬼,谁也说不清楚。
传统春节的许多禁忌中,不倒垃圾的习俗最为突出。
民间传说,春节到初五不倒垃圾,能聚财,否则倒的是“福”。
但是,垃圾多了,毕竟影响了卫生,所以到了初六就要倒,叫“送穷”。
人倒垃圾以送穷,如此的话,一年不穷,当然也就富多了。
送别穷人的方法也不少,简单一点就是在清晨敲打鞭炮,把垃圾倒在门外。
所谓送穷,就是家里的女人要把正月初五之前的垃圾全部装进袋子里作为一个整体。
然后把垃圾扔出去。
这就是所谓的送穷人。
而贫穷指的是穷神,也可以说是送穷神。
送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垃圾是“穷鬼”象征,要打扫干净,送穷要送得远远的,可放鞭炮“崩穷”,也可出门郊游,休息几天,今天努力干活,称“恨穷”。
送走穷鬼才有好财运! 正月初六也是清水祖师诞辰。
在这天,人们要供奉素饼、水果等。
祈求清水祖师来年,能带来风调雨顺。
虽然这一习俗被人们遗忘,但是依旧有些农村地方,拜祭清水祖师,祈福新的一年里,能够保证风调雨顺。
今年的庄稼能保证有个不错的收获。
民间有送穷的习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大年的狂欢已成过去,送走了新年就到了正月 初五,初五就要破五,破也就是破其禁忌的意思,因为过年期间,很多人要把自己的祖先请回来过年,还有各路神仙也下到人间接受香火,面对自己的祖先,各路神仙,我们有各种禁忌,比如说话,吃饭。
行为等等都有禁忌,到破五这天,各路神仙也要回天庭供职,自己的祖先也要各尽其职,所以,人间也就该放开行事啦,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各归其位啦,要进入新的一年的开始啦。
破五这天是五路财神的生日,五路就是;东西南北中这五路财神,民间这一天也叫迎财神日,五路财神的生日这天,财神们就有特权在这一天下来接受人间香火,所以这天谁要是在这天迎财神,请财神,供财神,一般都会比较灵验的,还有很多朋友选这天开业也是非常吉利的,因为这天是迎财神日,这天开业是不受任何神煞干涉的,可以说是百无禁忌的开业,而且还是个招财日,希望这个财神日给每一个朋友送来一年的吉祥如意。
破五,也是送穷日,也就是把过去的穷气,穷鬼给送走,方法也就是把家里的过年留下的垃圾等没用的东西,清理一下给送出大门,然后放炮,炸其穷气,迎财神,送穷神,是民间人们向往新年美好生活的一些民俗,虽然是民俗他也会有一些道理,所以希望朋友们这一天求有所得,给我们带来吉利,祥和的运气。
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
这一天也称“破五”节,也就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都要恢复到节前的状态了。
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请回来过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挂祖宗牌位,烧香上供,意为请祖宗过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
到了初五,就要送祖宗“回去”了,过年过完了,所以,这一天要烧香,烧纸钱,恭送祖宗。
由于初五日肩负着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重任,所以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
这许多的讲究综合起来,就形成风俗——要摆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征“元宝”的饺子。
正月初六送穷神怎么送
正月初六送穷神的方法主要有打扫房屋、郊游以及放鞭炮。
传说,穷神是上古帝王频项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
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
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埋葬,并说今天送穷子。
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神了,送穷神,扫晦气由此而来。
在河北,人们用蒸发糕花馒头的方式表达对于吉祥安顺的期盼。
正月初六送穷也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意思就是祭送穷鬼。
送穷神的历史演变 唐代文学家李邕在《金谷园记》中写道: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食糜。
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着之,宫中号曰穷子。
正月晦日巷死。
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交代了穷鬼日的来由。
到了宋代,穷鬼日仍然很流行,宋朝巴淡的一首《送穷鬼》就曾提到:正月月尽夕,芭蕉船一只,灯盏两只明辉辉,内里更有筵席。
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空去送穷鬼。
当时,送穷的时间又出现了变化,把这日定在正月初六,今天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穷鬼的风俗。
破五需要扫“穷神”,所以穷神究竟是谁?
破五是我们特有的一个老习俗,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都不是特别了解,所谓的“穷神”,其实到了现在也就是一个概念,流传的穷神本人,目前有两个,一个来源于《封神榜》,是姜子牙的老婆,另外一个则是三皇五帝的一个儿子,因为打扮邋遢,所以被叫成穷神。
一、扫把星马氏 姜子牙的老婆,也就是马氏,姜子牙把这个背叛他的女人封为“穷神”,又叫扫把星。
而且还施法令她“逢破即归”。
所以只要“破她”,就可以让穷神赶紧回去,因为在正月初五,又被称为破五。
其实破五的来历也是五花八门,这里不细说。
来说说为什么姜子牙这么讨厌自己曾经的妻子吧。
其实姜子牙叶算得上上文人家,他对于糊口的技能,都不在行。
耕田种地都不会。
去打鱼还把渔网弄破了,捉不到鱼。
而且他还是入赘在妻子家的。
马氏看他这样没有用,一气之下就把他赶出了家门,这简直是奇耻大辱!经过这次不幸的婚姻,姜子牙甚至还说出了,最毒妇人心这样的话,看来对他的打击非常大,所以才把马氏封为穷神,让大家更加讨厌她。
二、穷神的误解 第二个传说中的穷神,是曾经三皇五帝的其中的一个儿子。
但是这个儿子,竟然每天都穿得非常邋遢,不说出来,谁也不信这是三皇五帝的儿子,所以人们给了他穷神这样一个外号,比较他的父亲地位尊贵,还是封个神吧。
其实人们的误会非常大,都觉得穷神就是会带来穷运的,实际上不是的,这个儿子的使命,是来守护穷人们的。
不过随着大家意识的统一,也就慢慢默认为穷神是带来不幸运的。
求个好兆头,破五送穷神的习俗也就留了下来,这也体现了历代劳动人民追求致富的的美好思想,希望大家新的一年里都可以获得成功!
正月初五习俗是怎么样的?
正月初五习俗有: 一、“破”:破五穷 “破”:是指“破除”的意思。
“五穷”:是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
“破五穷”:就是指破除过年期间的所有传统禁忌。
也就是在大年初五,将家中的“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等全部破除掉。
大年初五这天,在破除“五穷”后,就是“送穷”。
二、“送”:送穷神 先破除“五穷”后,接着再把穷神送走。
也就是正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要把“穷神”送出家门。
通常,在这天,人们要早早起床,进行送穷活动。
1、放鞭炮。
大清早,一起床,先把鞭炮放,去穷祈福。
一开始从院子里点着,一边放,一边往外走。
把一切不吉利、不美好的东西,藏在家中的穷气、晦气都统统赶出去,迎来富贵又吉利的一切事物。
2、打扫卫生。
把室内、室外彻彻底底的清扫一遍,把春节期间积攒的垃圾,统统清理出家门,把家里整理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将“五穷”彻底清理掉。
大年初五,送穷神是春节期间民间流传的传统习俗,是人民祈求美好,送走穷苦的美好祈愿。
三、“接”:接财神 把“五穷”送掉后,人们就急着去迎财神,赶紧把财神接进家。
据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诞辰日,从正月初四晚上起,人们就开始接财神,美名其曰:“抢路头”,也就是“接财神”,欢欢喜喜把财神迎进门。
正月初五早上,天还蒙蒙亮,就敞开大门,打开窗,喜迎财神进家门,并进行祭拜,祈求新年到,财神到,好事到,财运到,财运亨通。
寓意迎五路财神,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四季来财,八方进财,财运滚滚到家来。
四、“开”:开市开耕 破五、送穷、迎财神,接着就要开工了。
商家要开市,人们要开始春耕。
1、开市。
过去,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商铺要关门闭户,不再营业。
但到了正月初五这一天,恰逢财神生日。
这时,人们喜欢选择正月初五这一天开业,寓意招财进宝,开业大吉,财源滚滚,财运亨通。
2、开始春耕。
在民间,将正月初五定为牛日,也就是艮牛耕春。
过去,到了正月初五,大年也已经过完了,准备开始春耕种田了。
据说,从正月初一到初六为六畜日,分别是: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
到了正月初七为人日,而正月八日则为谷日。
在民间,可以通过这一天的阴晴,来占年。
比如:初五这天,天气晴朗,则耕牛兴旺,开始春耕。
大年初六送穷鬼的来历
初六占马,送穷鬼。
相传穷神是姜子牙的妻子,为了防止春节期间穷鬼进家,门上挂红挂笺可以防穷鬼。
正月初六“送穷”也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意思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又称“穷子”。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传说,穷神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
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
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
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埋葬,并说:“今天送穷子。
”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神了。
“送穷神,扫晦气”,在河北,人们用蒸发糕花馒头的方式表达对于吉祥安顺的期盼。
拓展阅读当然,大年初六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 开市:大年初六,大部分商家酒楼开始营业,而且要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热闹。
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挹肥:挹肥这个词对于很多朋友来说比较陌生,其实这个说法在古代就有出现了。
因为初六是马日,这天开始生意和工作。
这一天要把家里的污秽之物全部清扫干净,称之为“挹肥”。
也代表劳动人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正月初五送穷神需要准备什么?
正月初五送穷神准备如下: “送穷神”,家里人要准备把屋子打扫干净,扫除出门,寓意把脏乱差的东西都赶走,来年兴旺发达,传说姜子牙成神后封他的妻子为“穷神”,只有到了初五才能回归,人们为了不让她回归,举行“破五”,也是赶走穷神。
初五是开门做生意的日子,也是财神的生日,换作天庆日,为了获得好彩头,各地举行接财神活动,五路财神分别为户神、门神、灶神、土神、行神,为了防止财神迷路,人们在家里及路口摆上贡品欢迎财神归位,越早越好。
正月初五的禁忌: 1、忌串门。
由于初五是送穷神的日子,家里的人最好不要串门,尤其新媳妇小姑娘,更不易到左邻右舍串门,因为姜子牙的老婆一是不忠,二是穷神,到别人家串门就是迎穷神,大多人是不高兴的。
2、忌动土。
初五是破五的日子,这一天不易动土,不然一年会有灾祸发生,周易有“五忙日,不易动土”,一些地方还不允许梳头,认为这样把家里的财气梳走了。
初五的到来,新年也基本结束,大家即将开始一年的奋斗,为了期冀美好的生活,一些事还是不能做的。
正月初六送穷神穷神是谁
汉族民间相传穷鬼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
颛顼之子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
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
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理葬,并说:“今天送穷子。
”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
据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考证,我国唐代汉族民间便开始盛行送“穷鬼”,然而只称“鬼”而不称“神”。
明清之后,“穷鬼”才被尊为“穷神”。
送穷的日期说法 1、以正月晦日为送穷日。
唐韩愈《送穷文》李翘注:“予尝见《文宗备问》云: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
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
自尔相承送之。
”唐姚合《晦日送穷》诗之一:“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 2、以正月二十九日为送穷日。
《岁时广记·月晦》引《图经》:“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
” 3、以正月初六为送穷日。
《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
”今天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穷鬼的风俗。
4、以正月初三为送穷日。
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远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
”送穷的日子虽各有异,各地送穷的日子也各不同,但有一点还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进行。
大年初六是祭拜那个神仙
年初六祭拜穷神,大年初六求顺扔穷鬼。
1、年初一到年初七,这七天里各地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习俗,不过不管各地的习俗再多,都有一个习俗作为主题。
而大年初六的主题习俗就是“送穷”。
2、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有“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的说法。
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有些地方在此日“送穷”,意思是将“穷鬼”送走。
送穷风俗的具休仪式,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
” 3、到了现代,其实各个地方送穷方法也是不尽相同,就拿北京为例,原本穷神为女性,传说是姜子牙的妻子,人们为了防止春节期间穷鬼进家,门上挂红挂笺可以防她。
但不知什么时候,北京的穷神变成了男性,而且成了杠夫供奉之神。
这一天,家中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