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拜神有什么讲究
过年拜神讲究是: 一、衣着得体:道观是一个神圣庄严的清修之地,去烧香祈福时记得衣着要得体,以简单朴素的色调为佳,把自己稍微打理的整洁一点。
这里说的"整洁"并不是你要穿的多华贵,而是干净、整齐,穿戴不浮夸、另类,有失庄重。
在打算去庙里烧香的头天晚上需要洗澡,这样做的目的是洗掉身上的污秽。
二、不可踩踏门槛:门槛在古代建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开始设计门槛是为了防止门外的气流进来,后来成为一种体现房主身份和尊严的象征。
《礼记》中写道:“士大夫出入君门,不践阈。
”意思是大臣进殿面圣的时候不可以踩踏门槛,这是对君主的不敬。
三、敬神上供:道教宫观的上供,多是以香、花、灯、水、果为主,有条件的善信也会带上茶、食、宝、珠、衣等,或一样,或三五样,单数寓意阳气升腾,双数寓意好事成双,当然,考虑到十里不同俗,具体的上供细节,建议咨询你所要去参拜的道观里的道长们为佳。
过年拜神的五轻是: 1、走路要轻:这里的轻,是一种稳健,是一种安定,方便我们更好的静心祈祷,如同道长们那种清逸超然的仪态,可化导众生渐渐杜绝轻佻放肆、拖沓散漫,轻步慢行不仅是修养、更是庄严。
2、说话要轻:言语轻柔既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道场的恭敬与守护,进入道观便不宜高声喧哗,闲谈阔论、争吵谩骂等。
3、做事要轻:在庙里做事要轻快,不能粗莽冒失,缺乏谦恭,应该收敛身心,整肃、严谨、细致。
4、自我要轻:在庙里,我们要放低自己,降服自心,不可傲慢,将社会上的追名逐利的心,斗胜好强的心带进道观来。
5、思想要轻:拜神祈福的过程中,学习减轻烦恼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做到“宁观千千善,不看一回厄”,烦恼越轻,智慧越深,烦恼越轻,福报越重。
为什么过春节有接神和送神的习俗?
东北有句老话:请神容易送神难。
这里的请神和送神,其实不是东北年俗里的接送神,而说的是萨满跳大神的程序,以后有机会给大家介绍。
关于接神的年俗,我曾在 《东北年俗记忆》 中有过描述。
文中这样写道:“夜幕降临了,到了家家接神的时间。
接神就是接神仙的意思,也就是接自己家的祖先回家过年。
接神的地点在村里的十字路口。
去接神的时候需要拎一盏灯笼,拿一撮香和一些纸钱。
到达十字路口后,把香点燃插在雪地里,再把烧纸点燃烧掉。
然后冲着西南方向跪地磕头,嘴里念叨:“老祖宗回家过年了”。
然后起身,大人拎着灯笼带孩子们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不许说话,大概是因为老祖宗跟在身后,怕惊扰了祖先。
”
说到接神,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听到的一个笑话,这是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真实的故事。
说的是有一家过年去接神,待在十字路口鬼神聚集的地方上好香燃烧了纸钱磕罢头,大人们带领孩子起身准备带领一众祖宗回家过年的时候,照例说了一句:“老祖宗回家过年啊”!
然后大人带着孩子从地上爬起来,转身往回走。
这是,突然后面传来一句:你们先走吧,马上到!
祖宗突然显灵,吓得谁也没敢回头看,大人带着孩子就往家里跑。
回到家后,据说大人仍然双腿发抖,祭祖的仪式也没有进行,倒在炕上好几天没起来,竟然被吓出一场大病。
后来村里人传出去谁家接神老祖宗显灵了,把后代人吓出病来了。
然后有人出来说是他路过十字路口,看到某某家在接神,顺口说了一句:你们先走吧,马上到!
被吓出病的人听说以后,病也就好了。
吓唬人的人从此被很多村民所厌恶。
接神祭祖这么神圣的事儿,怎么能开玩笑呢!
东北农村接送神的习俗,应该不是关外满族人、女真人等当地原驻民的习俗,而应是那批闯关东的关里人带过来的年俗。
我小的时候,村里过年供奉祖宗,有的人家供到初二撤供,有的初三撤供,有的初六撤供,还有的人家供奉到正月十五撤供。
老祖宗被接回来过年后,待年过去了,还要被送走,也就是所谓的送神。
送神也是夜晚时分。
一般要晚上七点以后,讲究早接晚送,让老祖宗在家多待一会儿,和家人们多团圆一段时光。
送神时,要煮饺子上供,让在家过年的祖宗吃最后一顿饭。
开饭前,仍然要点燃蜡烛,上香,再用铁盘子倒点白酒用点燃,表示老祖宗喝最后一顿酒。
待蓝色的火焰燃烧完毕后,由爸爸带着孩子们给祖宗磕头,在祖宗面前烧几张纸,应该是给祖宗拿的路费钱,然后拎着灯笼,大人们带着孩子,祖宗跟在后面,前往接祖宗的十字路口送祖宗。
到了以后,再上香、烧纸,然后面向西南方向磕头,嘴里念叨“老祖宗来年再回来!”
起身回家,路上仍然不说话。
到家以后,女主人已经把供品撤下来,这时要把糖块、水果分给孩子们吃,据说吃供果不仅消灾免难,还能身体健康。
一个家族里有几个男孩的,只在一家供奉祖宗,一般是长子长孙。
如果老人和最小的儿子过,家谱就随老人在最小的儿子家存放和供奉。
每逢过年,其他几个兄弟都会拿些供品到保存家谱的哥哥或弟弟家,给老祖宗上供,回来祭拜祖先。
我家是初三送神的。
每年我都会在初二从城里赶回哥哥家,不能接神,送神是必不可少的。
今年送神和每年不同。
今年家里的炕头没有了妈妈,妈妈的相片被摆上了供台,妈妈的名字被写上了家谱,妈妈被儿孙们接回来过年,然后又被儿孙们送走。
过年拜神应该注意什么 春节拜神有什么讲究
第一样就是李子,李子不能供奉太上老君,因为太上老君姓李,所以避讳;石榴不能供奉真武大帝。
入庙拜神、入屋叫人”这是一种尊重及礼貌入庙拜神要供香但并不代表神祗会吸这些香这是一种与神灵打招呼的方式。
未满周岁的小孩也不要进殿拜神烧香。
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_迷信。
东北有过年接神送神的习俗具体日子多少?
过去在东北过年(春节)的时候,有接神和送神习俗。
送神是送灶王神(爷)。
这是在腊月23日(也叫过小年)的晚上。
人们把灶王神的画像从佛龛上拿下来(要说请下来)。
妇女在灶前把他供上,供时要烧香,点蜡烛,还要供一种糖瓜(麦芽糖),这就是所谓的“糖瓜祭灶”,目的是因为糖瓜恨黏,也很甜,一方面贿赂灶王,一方面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向玉皇汇报这一家一年的表现时,只说好话,不说坏事。
小孩子还用秫秸秆作马,也供在像前,是让灶王上天时骑。
供一会儿,便跪下磕头,嘴里还要叨咕:“灶王爷上天,好话多说,坏话不说。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然后把灶王和马烧了。
祭灶只能是妇女,所以有“男不祭灶,女不接神”的说法。
接神是接财神和喜神。
是在除夕夜子时(年三十半夜12点)。
财神和喜神的位置每年是不同的,都印在当年的皇历和灶王爷的画像上,事先要看好,比如今年“财神正东,喜神东南”。
12点时,人们在院内摆上供桌,烧上香,点上蜡烛,有的人家还用秫秸秆烧起篝火,这时爸爸或爷爷领着儿子,孙子,在供桌前磕头,然后,小孩子提着灯笼,大人拿着香,出大门去接神,向东方和东南方向走,走了一段便跪下,把一炷香插在大路的土里,大家磕头,嘴里要说:“财神,喜神回家过年了。
”“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等吉祥语。
回到院内,这时妇女们在屋内煮饺子,
要问:“财神喜神接回来了?”回答:“接回来了。
”于是人们吃饺子,磕头拜年,给压岁钱,一团和气,喜气洋洋。
香烟缭绕,鞭炮齐鸣,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人的新年文化,人们制造出这样喜庆气氛,为的是祈求来年一年平安,幸福,和顺,吉祥,富裕。
正月初四迎神接神习俗
正月初四迎财神、灶神、吃折罗、扔穷、接五路、绑火神。
大年初四,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
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
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扔穷”。
1、迎接财神 传说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贡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备齐,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
古时,老板若想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
2、迎灶神 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
按照民间的说法,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盛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放鞭炮,以示恭迎。
3、吃折罗 大年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
寓意来年不愁吃穿、招财进宝。
4、扔穷 正月初四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5、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
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
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
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6、绑火神 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有关过年的习俗:请神和送神
初二早晨吃完早饭后,带上当时供奉的香,把亲人送回
如何请神送神,供养神明?
如果你是信佛的,那么就可以在家里面或者是公司里面供奉一尊佛像或者是观音像,这样可以保佑你一家人常年平安、保佑你的公司顺顺利利。
如果你是信基督教的,那你就可以贴一张基督耶稣的挂相在自家客厅,那样的话可以驱邪避魔,保佑你一家人都健康快乐。
当然了,如果你是信道教或者是重义气信关二爷的,都可以把相关的人物请回家供奉着。
我们就以信佛请佛来举例子吧,如果你请的是观音菩萨,那么就一定要选一尊菩萨像,然后用红布盖住。
请到家以后,点上香跪拜一番,然后再将菩萨像上面的红布去掉,而且你还要把菩萨放到你家中特别重要的位置,一定要是上上位! 在供奉期间一定不能断了香火,而且还要在菩萨的面前每天诵经,以此来表达你虔诚的信仰,最好还能买一些跟佛家相关的产品,比如说佛歌录音带或者是光盘,每天在菩萨像旁边低声的播放着就可以了。
民间习俗大年初几送祖宗?
不同地方习俗不同,河南濮阳地区是除夕前一天傍晚请回家或宗祠,讲究贴对联前请回,正月16吃过晚饭,送到地里,点蜡烛,放烟花。
在家期间,除夕,初一,初五,十五,都要上供。
山东莱芜不知道什么时候请,正月初二下午送,送到村口,也放烟花,潍坊是除夕下午请回家,摆上供品,初一下午送走。
莱州是年前请,15上坟放烟花,16送,招远是15以后送